尿酸高要不要治療?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臺中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 蔡尚峰

前言
慢性腎臟病的病人,尿酸大多會上升,不過不一定有症狀。尿酸與痛風與腎結石習習相關,而病人也常常因為痛風或腎結石發作,接受具腎毒性的止痛藥使腎功能更為下降。因此,了解尿酸、痛風與腎結石,在慢性腎臟病或是腎移植的病人,相當重要。茲將以上的疾病,以及臺灣治療痛風的2013年指引做一些介紹。

痛風
流行病學報告顯示自從 1980 年代開始,全世界痛風的盛行率與發生率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[Asia Pac J Clin Nutr. 2011;20(2):301-8]。痛風的盛行率約為 1.2%, 痛風病人的平均年齡約為 49.5 ± 14.8 歲,而85% 為男性 [Clin Rheumatol. 2012 Feb;31(2):239-45.]。
痛風有很多的促發因子,如大量飲酒 (啤酒或高酒精濃度烈酒)、動物性高嘌呤飲食如紅肉、海產的攝取、急性受傷、手術、利尿劑、體重增加與高尿酸[Rheum Dis Clin North Am. 2006 May;32(2):255-73, v.]
痛風的痛,一般有人認為與女性分娩時一樣痛,而分娩是痛一次,不過痛風則可能會反覆發生。痛「風」急性發作時,就像風一樣的快速,而有時候,連風吹過時都會痛。發生的原因,是尿酸結晶與關節內造成發炎所致。

臨床上,痛風發生的表現可以分為:無症狀高尿酸血症、急性痛風關節炎(單關節、很痛、急性、尤其半夜)、不發作間歇期 (完全不痛)以及慢性痛風石關節炎 (沈積皮下、關節、腎臟)這四種進程。

臺灣發生痛風的危險因子如下 [Clin Rheumatol. 2012; 31: 239-45]:高齡、高血壓、高僼脂、肥胖與高尿酸,其中,又以高尿酸的風險最高(約莫九倍的風險)。

尿酸

如果以超過6為高尿酸血症的話,臺灣約有70.2%的盛行率。尿酸的來源三分之一來自於食物,而三分之二來自於內生性的製造(如細胞核、普呤),而尿酸的排出,三分之一是由腸道細菌分解糞便排出,而三分之二仰賴尿液由腎臟排出。所以,可見高尿酸的原因,無非就是吃了太多含高尿酸的食物、內生性製造上升,或是腎排出尿酸不佳所致。高尿酸之食物如圖一。

尿酸與痛風的關係

約略來說,尿酸是身體的物質,而痛風是一種疾病。尿酸並不全然與痛風可以劃上等號。有三大觀念需要澄清[Am J Med. 1987 Mar;82(3):421-6.]:第一,高尿酸的病人,有90%是終生不發作痛風; 第二,痛風發作時,有三分之一的人,血中尿酸是正常的; 第三,若高尿酸的病人身上發生關節炎,不一定必然是痛風性關節炎。

尿酸結石

尿液中出現尿酸結晶/結石沉積於泌尿道中,疼痛程度也有人認為似女性分娩時一樣痛。根據臺灣一篇結石研究的分析[J Chin Med Assoc 2004;67:235-238],單純尿酸造成的結果,只佔3%,但是超過60%的結石,是混合性的結石; 而68%的結石,都含有尿酸。

無症狀的高尿酸是否要治療

首先,這個問題是建在無結石或無痛風的情況下,發現高尿酸,是否需要治療。基本上,有症狀,是一定要治療,但是無症狀要不要治療,則需要討論到尿酸本身是否會造成腎功能、心血管死亡率影響。根據研究[Arthritis Rheum. 2009; 61: 225-32.],尿酸愈高任何原因死亡率會造高,尿酸愈高,心血管疾病風險愈高。根據另一篇研究[Am J Kidney Dis. 2010; 56: 273-88.],尿酸每上升1,全死亡率上升3%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10%。至於尿酸上升,是否會造成腎臟受損,臨床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,不過動物實驗上是可以看到相關性。因此,高尿酸與心血管疾病、死亡率與腎功能受損是有關係,但是否有因果上的致病關係,仍待更多的研究。故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不需要立即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,但但並非不需處理,必須找出潛在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等相關疾病。降尿酸藥物的投予與否則未有全球一致的定論,需要由醫師及患者依據病患個人發展為痛風的風險因子及相關疾病 ( 如進行性慢性腎功能不全) 情形,共同達成臨床決定,除非合併有HGPRT 酵素(Hypoxanthine-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) 缺乏等經確定的基因異常、或血液疾病或癌症將接受化學治療、或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環孢靈造成尿酸值升高,否則通常不一定必須用藥物降低血尿酸。

2013臺灣治療痛風的指引: 尿酸高與痛風之治療

急性發作時,需要消炎止痛,但是使用不含類固醇抗發藥止痛藥(NSAID)需注意其腎毒性,而秋水仙素並不建議單一使用,至於類固醇使用上需小於1周,屬於第三線用藥。至於痛風慢性治療,則建議終生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,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為首選(Allopurinol 安樂普利諾與福避痛Feburic),唯注意allopurinol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皮膚過敏史蒂芬強生症候群(Stevens-Johnson syndrome)。另一類的藥物為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benzbromarone、probenecid 及 sulfinpyrazone,然該類藥物在腎功能不佳時效果不佳。臺灣於2013年治療高尿酸與痛風之流程圖於圖二。

結論

痛風或是尿酸腎結石皆很痛; 而痛風最大的危險因子即為高尿酸。然而,高尿酸與痛風並非完全相同,需要進一步釐清。無症狀高尿酸要檢查背後可能有代謝症候群,不管要不要藥物控制,飲食的控制與運動都是需要的。


圖一 常見食物含尿酸的量 [Int J Rheum Dis. 2012; 15: 499-506]

11.jpg

圖二 2013 臺灣痛風與高尿酸診治流程圖

12.jpg